一、总体情况
1、散装水泥供应率超额完成。全市水泥散装率达到79.5%,超过省下达的散装水泥供应率78.5%的Ⅰ类考核目标任务1个百分点。
2、水泥产量首次下降。全市水泥企业年生产水泥1164万吨,同比减少81万吨,下降6.5%,这是绍兴市20年来首次出现水泥产量的下降;销售水泥1162万吨,同比减少90万吨,下降7.2%;散装水泥供应量924万吨,同比减少60万吨,下降6%,下降幅度比水泥销售少1.2个百分点。
3、预拌(商品)混凝土科学发展。全市混凝土企业年供应预拌(商品)混凝土1700万立方米,同比增加28.8万立方米,增长1.72%,超额完成1550万立方米的Ⅱ类目标任务;预拌混凝土企业年使用散装水泥526万吨,占全市散装水泥供应量的57%。
4、预拌砂浆行业快速发展。全市预拌砂浆生产量为47.2万吨,同比增加24.8万吨,增长110%,预拌砂浆的生产量位例全省第三位。
5、专用装备继续加强。2014年末,绍兴市水泥生产企业散装水泥发放库145个,总库容量28.5万吨;散装水泥专用汽车228辆;散装水泥流动罐2176只。混凝土企业固定接收库284个,混凝土搅拌车1250辆,混凝土泵车208辆;干混砂浆运输车36辆,干混砂浆移动筒仓1050只。从专用设施设备的统计年表可以看出,砂浆企业的设施设备增加数量较大。
6、节能降耗减排效益显著。按通用标准,2014年全市因供应散装水泥节约标准煤14.16万吨,减排水泥粉尘9.28万吨、二氧化碳41.58万吨、二氧化硫307吨;因使用预拌混凝土节约水泥136万吨,节约标准煤22.62万吨,综合利用工业固体废物306万吨。因使用预拌砂浆利用粉煤灰等废弃物5.6万吨,节约标准煤3370吨。为全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和发展“低碳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
二、行业的主要特点
1、散装水泥构成发生较大变化
一是混凝土企业使用散装水泥526万吨,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二是企业之间散装率不平衡。散装率绍兴南方水泥有限公司最高为98.2%,最低的不到60%,相差38个百分点;
三是预拌砂浆使用散装水泥5.6万吨。
2、诸暨市预拌混凝土增长超预期
全市混凝土供应量同比增长1.72%,其中诸暨市混凝土供应量同比增长16.7%;嵊州市和新昌县总量不大,分别增长13%和2%。
3、预拌砂浆成为亮点
形成了浙江益森科技、绍兴鼎峰、诸暨兆山天峰三家企业齐头并进的局面,浙江益森科技最高月产量超过3万吨。预拌砂浆机械喷涂施工大规模的应用,有力促进了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开展。另砂浆行业几场大规模的或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型会议在绍兴举办,如浙江省2014年散装水泥工作会议暨机械喷涂现场会、全国预拌砂浆培训班、浙江省机械喷涂培训等等。
三、主要管理工作
1、理顺关系
绍兴市行政区域调整后,镜湖新区的散装水泥管理职能移交给越城区散装办,东湖镇、皋埠镇、陶堰镇、富盛镇的散装水泥管理职能划归市散装办,全部为禁现镇,划入5家预拌混凝土企业、3家水泥企业、一家预拌砂浆企业,市散装办的工作量增加很多,及时完成交接,确保各项工作平稳顺畅。
滨海新城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工作已经启动。
2、推动技术交流
一是推动校企合作,市商务局章敏副局长、市教育局石鑫炯副局长及绍兴日报新闻媒体出席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二是组织技术交流。组织了产品性能指标检测、现场施工实际操作比对等交流活动,企业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提高产品质量,解决共性问题。
3、加大“禁现” 执法检查力度
市本级办公室人员分成2组,分组开展禁现检查。保持与建管局稽查处、质监总站的联合检查的同时,增加了与越城区的联合检查。
柯桥区持续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
诸暨市创新方式,联合执法检查时采用电视台跟踪拍摄,当天播出,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为弥补管理人员不足、工作车辆缺少的短板,组织成立了水泥协会预拌砂浆部,雇用人员协助开展预拌砂浆使用情况的巡查服务,对存在问题的建设工地,及时开展执法检查,提高了针对性和有效性。
4、车辆及驾驶员监督管理日趋规范
委托或聘请老师、交警支队宣教科警官,举办专用车驾驶员业务技能和安全教育。负责专人定期对专用车辆实施平台监控管理,并做好相关纪录。及时核实省散装办通报的问题,对存在问题的车辆,及时给予提醒警示。2014年度共培训、考试730多名新进驾驶员,完成专用车年检、换证工作。
四、存在问题
1、绍兴市水泥企业生产规模小,矿石资源贮量少,运行成本较高,加重企业负担。随着全省水泥熟料的集中度的提高,绍兴市的水泥粉磨企业处于行业的不利地位,受制于熟料企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2、预拌混凝土面临行业风险。今年新增建设项目明显减少,第三季度开始产量逐月下降。砂、石成本连续上涨,应收款继续增加,行业风险较高。
3、制约预拌砂浆应用的因素有待进一步化解。
五、2015年工作计划
(一)主要指标
Ⅰ类指标散装水泥供应率78.5%,Ⅱ类指标预拌混凝土1450万立方米、预拌砂浆65万吨。
2015年,绍兴市的散装率的提高面临较为严重的困难,一是柯桥区绍兴南方日产2500吨生产线关停,该企业散装率高达98.5%,对绍兴市整体散装率影响1个百分点;二是受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形势影响,仅柯桥区、诸暨市两地的预拌混凝土预计将下降250万立方米以上。
(二)重点工作
1、为生态城市、文明城市考核加分,为提高环境质量添力
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工作已经纳入生态城市、文明城市建设考核内容,相应指标细化分解至各区(市、县),狠抓落实,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2、抓预拌砂浆质量提升工程
部分小企业,生产、质保、服务体系不完整,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利用院校、科研机构的力量,帮助企业分析存在的问题,从原材料、生产配方、输送、使用等环节,全面提升产品质量,保障禁现工作的顺利推进。
解决预拌砂浆罐的除尘问题,避免新的扬尘污染。
3、完善联动机制。
一是抓部门协调,在预拌砂浆应用检查,专用车辆监控、驾驶员培训及检查等方面,基本建立良好的部门协同机制,加强执法检查。
二是对越城区、柯桥区、滨海新城,提供更多的指导服务,帮助开展联合检查,提高执法能力。
4、加强预拌砂浆应用。
一是砂浆罐数据实现手机版应用。二是实现每个工地每个月预拌砂浆使用量统计,为专项资金退还结算提供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