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5983162
点击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砼商汇_中国混凝土网交易平台 » 资讯 » 行业资讯 » 正文行业资讯 价格行情 

十年后的建筑长啥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0-19  来源:中国混凝土网  作者:中国混凝土网转载
核心提示:十年后的中国建筑只是一个转型的开始而不是完成,这是一个预测中国建筑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参考日本或台湾的现状,虽然前者领先我们并不止十年。中国最近十五年的建设高潮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商品房、写字楼、机场、美术馆、博物馆、展览厅、音乐厅等等量的建设)。未来十年(必定更久)要解决的是:从有到好的问题。简单来说是这样一种转型:粗放的大规模的建设——精确的小规模的建造。

十年后的中国建筑只是一个转型的开始而不是完成,这是一个预测中国建筑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参考日本或台湾的现状,虽然前者领先我们并不止十年。中国最近十五年的建设高潮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商品房、写字楼、机场、美术馆、博物馆、展览厅、音乐厅等等量的建设)。未来十年(必定更久)要解决的是:从有到好的问题。简单来说是这样一种转型:粗放的大规模的建设——精确的小规模的建造。


这样一种转型给建筑本身带来的变化是:


1.建设量的减小:放眼望去,楼盘够我们十几亿中国人住了,CBD也都立起来了,每个城市该有的公共建筑:图书馆、剧院、美术馆、展览中心、音乐厅等等也都建起来了,未来我们要建什么呢?我们还有什么可建呢?




2.设计建造水准的提高:当项目越来越少的时候,中国建筑从业者面临的将是全球同行的竞争,狼多肉少的时候,总是会有狼饿死的。拼关系的时代会随着项目的减少,每个项目吸引的关注度增加,制度在实践中得到完善,国际媒体的参与,消费者愿意为设计买单等原因而渐行渐远。



3.建筑从业者分工越来越细:在建筑工序上从业人员越来越被细分化专业化。建筑公司类型也在不断的细分化,将会有更多公司专注于自己某一领域,做机场设计的专做机场、做住宅的、做博物馆的、做医院的、做酒店的、做会所的等等。专注某一领域可以做的更精更深入。


4.旧建筑改造的比例增大:粗放的建设,功能的转变等必定会带来很多问题,相比较于过去的拆了重建,旧建筑改造更节约资源、更能保留过去的记忆,将是未来的趋势。798的成功不是个例,旧建筑的价值会被逐渐意识到。



5.小型、明星事务所如雨后春笋:国有大型设计院的垄断正在被打破,有创意有品质的小型事务所能在市场化的设计环境中分一杯羹,尤其在大型项目日益减少小型项目越来越多,甚至是农村小住宅一类项目出现的环境下,设计院的关系优势、结构技术优势、设备技术优势等会越来越弱化,而明星建筑师事务所的创意却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


不管未来楼宇发展趋势如何,我们都要努力深造自己,努力学习高精简的东西,是人才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埋没!中国建筑业缺乏的是有新思想,有新方向,新思维的建筑,结构大师,而不是那些循规蹈矩,按模板盖楼的机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加速到来,建筑行业也会信息化,数据化。譬如买房子的时候我就希望可以看到房子的内部构造、通风情况、采光情况、周围环境等等因素。所有的这些都有数据形成可视化三维模型,再也不用听销售员BB了(估计房地产不想这么干)。再譬如逛商场的时候可以浏览三维地图,当然最好是移动端可以浏览,想去哪里点哪里,当然如果是买日用品什么的对我这种更希望是网购,然后无人机送货上门。实际上这些现在都应该可以实现了,BIM就是这样,建筑全生命周期都可视化,只是过了十年应该都普及了吧。


有观点称:建筑行业只是从之前的“过热”发展到现在的“正常”。


“过热”时大量的从业人员拥挤到目前“相对萎缩”的“正常”状态,从供应和需求来说是否是导致建筑行业显得萧条的一个原因;同时,因为建设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长的可以是几年。当前建筑的“温度”究竟是消退后的“余热”还是“正常”状态下的“常温”?


然后又有一个观点称:建筑行业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目前的状况是一个行业正常的发展过程。


对于“刚需”这个词,是建立的有足够的劳动人口上的。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非常明显。以我目前所在的三四线城市为例,在我看过一篇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发表的调查文章后,理论上我所在的城市在2020年时65岁以上人口会达到30%以上。那么在这样的城市,建筑行业究竟还有没有机会恢复过去的辉煌?如果不能待在体制内,在非一、二线城市能有多大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设计者深思的问题!

分享与收藏:  资讯搜索  告诉好友  关闭窗口  打印本文 本文关键字:建筑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