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收入占比要达到40%
作为湖南国资委旗下的工程机械公司,中联重科在海外市场开拓方面已经有超过13年的经验。有别于行业内其他公司,中联重科凭借技术实力罕见切入欧美等高端市场,成为公司海外业务拓展的一大亮点。公司2014年海外收入占比预计将达到10%左右,虽然占比还较低,但依托完善的“网络化”布局,公司提出3-5年内将实现海外收入占比30%-40%的目标。
跨国并购成就“网格”
中联重科2011年到2013年海外收入分别为22.3亿元、27.7亿元和27.8亿元,不仅实现三年连涨,而且占比逐年攀升。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海外业务收入13.9亿元,已经占到140亿元营业收入的10%左右。
安信证券相关分析师指出,目前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出口所占比例仍然较低,但是随着中国公司承揽海外基建项目的增多,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有望借船出海,海外市场份额将显著增加。
中联重科把海外业务顺利拓展的原因归结为起步较早。“中联重科堪称中国工程机械国际化的先行者和领导者。”公司分管海外业务公司高管介绍说,早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之前,公司就开始部署海外业务,这种先发优势成为公司突围的基础。
2001年公司登陆A股后,从第二年开始便接连收购了包括CIFA、M-TEC、RAXTAR在内的十数家国内外企业,从而快速储备了一批世界顶端的技术以及成熟的研发人员。以2011年在重工业发祥地欧洲的首次收购为例,当年8月,中联重科将非开挖设备领域的知名企业英国保路捷公司纳入麾下,并开始在伦敦建起了第一个海外工厂。此后,这里便成为中英两国科学家携手合作的“温床”,中联重科开始生产开发全球最先进的水平定向钻系列设备。接着,中联重科又先后并购了国内的湖南车桥、华泰重工、国际知名企业CIFA、M-TEC等企业,并在2008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
公司介绍说,目前中联重科已经相继在全球80余个国家布点,成立了七大区域,并在主要地区都建立起综合服务平台。其中典型的公司包括:在北美建立研发中心,专门针对高端成熟市场研发轮胎吊全系产品及履带吊新品;在南美的土方机械系列产品,覆盖了当地不同层次的市场需求;在欧洲收购英国保路捷、德国M-TEC、平头塔机德国JOST的全套技术,并成功收购意大利混凝土机械设备企业CIFA;在非洲的成套设备,也参与了不少重点工程建设。
按照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的观点,企业国际化绝不仅仅只是把产品卖到海外、把工厂建到海外,而是融入全球产业生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配置。中联重科全球“网络”的设置,非常注重与当地的融合。以收购CIFA为例,中联重科并没有裁掉一名员工,没有更换管理团队,这给意大利人的印象就是,中联重科不是去新建“唐人街”的,而是让罗马大道更加舒畅。
持续的并购极大地丰富了中联重科的产品结构,使中联重科完成了从中国领先到国际领先的跨越。公司凭借着完善的海外基地与网络布局、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深厚的品牌影响力,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取得领先。“‘一带一路’开闸了,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把握住这次出海机会。”中联重科管理人员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说,中联重科之所以在这方面具有优势,主要是公司有产业基础,加上海外“网格”布局较早且日臻完善,“一带一路”之风吹起时,才有能力、有机会去搭乘。
5年目标雄心勃勃
根据安信证券提供的数据,中联重科2012年到2014年(预计)海外收入占比分别约为5%、7%和10%。相比三一重工(600031,股吧)20%到30%、柳工(000528,股吧)15%到25%的海外收入占比来说,中联重科的海外收入占比并不高,在所有工程机械类上市公司中只能算是居于下游。
业内的共识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对很多工程机械类上市公司的影响主要还是在“预期”方面。据了解,国际机械巨头卡特彼勒等公司的海外市场收入已经超过公司收入的一半,比本土市场份额要大很多。这正说明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依然有很大空间。
“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中联重科海外市场拓展即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未来3-5年之内收入占比要由现在的10%达到30-40%。”公司管理人员透露说,公司已做好未来几年与行业国际巨头一争高下的准备。
目前,中联重科的海外产品很大比例已经拥有了全球领先的技术能力。在12月中旬举办的上海宝马展上,中联重科携旗下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土方机械、路面机械等27款明星产品亮相,体现了公司通过全球网络化布局与国内外科技融合后在相关产品技术研发水平上的创新与提升。
中联重科人士介绍说,在目前中联重科所有销往海外的产品中,混凝土机械和起重机械是最大亮点。混凝土机械方面,2013年中联重科销往日本市场的泵车已经开始参与福岛重建工程建设,逾百台混凝土搅拌车实现出口俄罗斯,单笔金额高达上千万美元。起重机械更是中联重科引以为傲的品类,轮式起重机产品2013年海外销售同比增幅高达480%以上。
中联重科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的突出一点是,在开拓欧美高端市场方面走在前列。早在2007年,公司TC7030B塔式起重机就已经发往比利时,成功拿到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当年QUY200履带起重机也成功发往美国,实现了北美市场零的突破。公司介绍说,融合JOST技术设计开发的塔机产品,日前也已经在德国、新加坡等地销售,得到高端市场认可。
据宇通重工战略投资部负责人介绍,目前中国工程机械出口,主要集中在部分装备制造业与中国有差距的国家,这些国家自身产品的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消费能力又不支撑购买欧洲等先进国家生产的机械设备,所以中国产品比较有竞争力。而欧元区国家,当地机械设备产品的品牌高、服务好,加上中国不少产品还面临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狙击”,通常情况下,不会接受中国品牌的外来产品,导致中国很少能有产品挤进西欧市场。
虽然在高端市场方面具有优势,但是中联重工对海外市场的成长空间有较为明晰的认定。“欧美经济复苏缓慢,工程机械市场相对饱和,增长潜力有限;全球工程机械市场需求增长点依然主要来自俄罗斯、巴西、印度、越南、泰国等新兴经济国家及非洲市场基础设施的投资增长。‘一带一路’战略所涉及的国家,将是中联重科今后海外基地与网络布局的重点。”公司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
“相关多元化”转型
虽然海外市场提升空间较大,但是在开拓方面也面临不少困难。日前业内就传出某国有工程机械类企业产品在哈萨克斯坦等国遭遇反倾销的事件,让业界对于产品出口趋向理性。此外,工程机械公司还面临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建设活动放缓的影响,导致业绩出现周期性摇摆。
为了规避上述风险,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多元化布局。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卡特彼勒目前产品已经囊括了农业、建筑及采矿等工程机械和柴油发动机、天然发动机及燃气涡轮发动机等多个系列,从而分散特定下游产业的减速风险。
为了减轻对固定资产投资降温的依赖,中联重科也在转型方面明显提速,其选择的方向是高端化与多元化。
今年8月20日,中联重科、弘毅投资及奇瑞重工三方共同宣布,中联重科以20.88亿元收购奇瑞重工18亿股股份。这被看作是公司向农业机械业务板块拓展的里程碑。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表示,今后中联重科业务的重心将由此前的工程机械板块转型为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环境产业、重型卡车和金融服务五大板块齐头并进的格局。
中联重科对农机行业的看好,一方面是基于中央提出加快发展现代种业和农业机械化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是基于农机行业具有工程机械不一样的属性:农机周期性较工程机械低,其现金流也要远远好于工程机械行业,且随着未来土地流转加快、农艺提升对大型设备需求提高,产品需求将逐步往高端、智能化、多功能化发展。
这也与公司的国际化布局有关。公司高管对中国证券报记者分析指出,农机行业的中高端市场几乎被国外的品牌垄断,这与20年前的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情况有着极其相似之处。中联重科很想复制当年通过工程机械领域的并购实现全球化布局的经验。“目前奇瑞重工已经初步设想了四年海外市场规划,中联重科在全球的网络、人才等方面为奇瑞重工提供支持,促进中国农业机械迅速登上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中联重科对奇瑞重工规划的目标是,到2017年成为国内行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