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桦甸市松源有限公司
【“密室”里的生活】
几年没开过窗户,从来不敢晒被子,出门离不开口罩,灰黑的树叶压满尘土,无休止的噪声,弥漫的粉尘……这是吉林省桦甸市某小区居民真实的生活,他们无法开窗,仿佛生活在密室中一般。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几年,却从来没有相关部门过问。
我们并不是活在二战时期,怎么会这样?原来,小区内竟然藏着两家违规生产的混凝土、水泥的企业!
【揪心的现状】
记者驱车来到吉林省桦甸市松源水泥有限公司和桦甸市松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刚一下车,浓浓的粉尘扑面而来,强烈的刺激着鼻孔,尘土弥漫了整片天空,机器隆隆的轰鸣着,不加遮挡的,向四处扩散。严重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长年盘旋在这片居民区的上空,阴影重重的笼罩在人们心头。居民强烈要求这两家企业关停搬迁,还居民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
桦甸市松源水泥有限公司、桦甸市松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两个企业同为一个老板,在当地颇有背景,因而几年来一直得以违法生产。污染如此严重,环境如此恶劣,可是,两家公司并没有一点停止生产的迹象,反而是“愈战愈勇”,每天几十车水泥、混凝土,销往市内外。在这里,记者没有找到企业的负责人。
这,究竟是谁的责任?法制社会的今天,这种情况任其发展吗?我们要向谁问责?谁又该为此事负责?
吉林省桦甸市环境保护局
【环保局长打太极 拿非环评报告搪塞记者】
随后,记者走访了吉林市桦甸市环保局。在3楼记者见到了环境监测站的李站长,得知来意后,李站长开始额头冒汗,坐立不安。记者问,松源公司是否监测达标通过?李站长吞吞吐吐地说,我哪知道啊?记不清了,桦甸市企业这么多,不可能都记住啊!记者追问,桦甸市就两家商品混凝土企业,你不会记不清吧?李站长无语了。这时,他开始推说,他个人无法接受记者采访,希望记者找局长了解情况。
在五楼,记者见到了桦甸市环保局邵局长,接受了记者采访,下面是记者根据采访邵局长录音整理:
记者:请问邵局长,桦甸松源公司有没有环评报告?是否经过验收?
邵局长:桦甸松源公司环评通过了。
媒体记者:请问邵局长,桦甸松源公司经过环评验收了吗?
邵局长:没有验收,公司安抚不好周围老百姓,怎么能通过验收?
媒体记者:既然桦甸松源公司没有经过验收,按照国家环保法,企业属于违法生产,应该关停!
邵局长:按照规定,验收之前,企业可以试生产。
媒体记者:企业已经违法生产几年了,而且你说过该企业纳税已经进入桦甸市前10名,这说明桦甸松源公司不是试生产,而是正式生产,这怎么解释?环保局是怎么监管的?
邵局长:这个……恩,这个企业是当地纳税大户。
吉林省桦甸市环境保护局长接受采访
采访中,李站长被环保局邵局长叫到5楼会议室,他向记者表明松源公司环评通过了。可笑的是,这和半小时前李站长的说法大相径庭!记者查看了环保局工作人员送来的几份关于松源公司的“环评”报告后发现,这根本不是所谓的环评报告,而是松源公司的技改批复!这和环评一点关系也没有!不知桦甸市环保局意欲如何?究竟是在拿这些东西蒙记者,还是根本没有环评报告?
面对这种种疑问,邵局长无言以对,把“球”踢给了市委宣传部,推说,派人去企业找找,可能是压到哪儿,让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的武钰洪带记者去部里谈谈,等他找到了送去宣传部。无奈,记者一行只好去宣传部。
桦甸市环保局给记者提供的所谓环评报告
【市委宣传部“真饿了”还是“假热情”】
在桦甸市委宣传部,接待的是武钰洪科长。武钰洪科长“热情”的邀请记者先吃午饭,这时时间刚刚11点。记者要求见主管部长,被告知主管部长临时有事,请求见分管环保的丛副市长了解情况,被告知,丛副市长在开会,很晚才会回来。无奈,记者只得离开,并请武科长拿到环保局的回复,有消息一定及时告诉记者。武科长再次坚持留记者吃午饭,记者有急事只好离开,驱车前往吉林市。
8月17日晚上6点左右,记者与武科长电话沟通,问有没有环保局的消息,武科长告诉记者,暂时还没有消息。截止记者发稿时,吉林省桦甸市环保局依然没有给媒体任何回复。
【叫天天不应 叫地地不灵】
叫天天不应 叫地地不灵,百姓的事儿到底谁来管?事情似乎陷入僵局,分管领导无作为,主管领导不重视,企业领导无良心,这其中,只有无辜的百姓,成为最深的受害者。难道纳税大户就可以胡乱作为吗?就可以不顾居民生活吗?就可以置国家环境不顾吗?相信,以破坏环境,污染生态为代价的GDP增长,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强烈呼吁,关停违规生产!